AI养猪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5年3月28日,由牧太(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北斗农科融媒体、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皮埃西(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PIC中国)、科普利信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江苏汉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协办的 “AI养猪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AI技术在养猪业的创新应用及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搭建起了行业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

28日上午,安徽科技学院闻爱友教授主持会议。安徽省猪业协会李东风秘书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养猪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融入这一浪潮,发挥关键作用。AI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养猪业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在疫病防控、精准饲喂、环境管理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优势,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秘书长介绍,安徽作为农业大省,2024年生猪出栏量达295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41万头,拥有安徽牧原、合肥温氏等多家大型养猪企业,以及合肥拉塞特机器人公司、安徽哈泰智能公司等领先的AI企业。这些企业的实践证明,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养猪模式,推动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本次大会以 “AI养猪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为主题,旨在为行业各方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探索AI养猪的发展路径。李秘书长代表协会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AI与养猪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呼吁行业内外加强合作,培养既懂养猪技术又懂AI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强化协同合作,倡导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多方协同,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合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房租减免等支持政策,构建开放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圈;四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最后,李秘书长引用改动后的郑板桥诗句 “咬定养猪不放松,立身就在民生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与参会者共勉。



南京农业大学黄瑞华首席教授围绕 “数智化在猪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对猪育种的促进作用” 展开分享。黄教授强调了猪育种,尤其是数智育种的重要性,指出当前行业存在短视行为和繁育体系混乱的问题。传统育种在数据记录分析、选种效率和育种周期等方面存在明显弊端,而数智化育种通过视觉、听觉测定,传感器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应用,能够提高选种准确性、加速遗传进展和优化育种管理。然而,数智化育种也面临数据孤岛、算法模型局限、成本高和人才短缺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黄教授从老厂改造、生产投资和AI公司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南京农业大学首席教授黄瑞华
科普利信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农场建设事业部总监蔡斌分享了 “数据驱动精准营养饲喂的探索”。科普利信作为一家法国生猪合作社企业,业务覆盖生猪全产业链,在中国也进行了大量投资。在数据采集环节,公司建立实验农场,借助料塔估重设备、2D和3D摄像头、饲喂站等收集猪生长各阶段的数据。针对商品肥猪营养不均的问题,公司通过分栏设备和AI算法对猪进行分群,提供差异化营养配方。此外,蔡斌总监提出,通过给猪戴电子耳标,结合营养算法和饲喂站,可实现个体精准营养,降低饲料成本,提升养殖效益。

科普利信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农场建设事业部总监蔡斌
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农场数据化服务经理杨新卫围绕 “数智赋能·增效降本” 展开分享。通过分析猪价行情、PSY水平、母猪存栏量等数据,杨经理指出,中国猪价趋于平稳,养殖企业需要修炼内功,提高PSY。PSY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仔猪成本,但母猪饲料和种猪成本难以大幅降低。提升PSY可从人员、过程与方法、信息三方面入手,构建黄金管理金三角。嘉吉公司构建了包含软件服务、精准对标、远程诊断、经济大师培训和经济转型服务的五层服务体系,帮助猪场直观发现问题、进行成本核算、对标行业水平,解决生产短板,提升整体收益。

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农场数据化服务经理杨新卫
江苏汉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经理查克博士带来了 “AI养猪:精准营养与智能管理的未来展望” 的报告。查博士指出,AI可以整合数据和经验,主导营养与养殖体系的运行。液体分散技术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贯穿饲料加工、养殖等领域,能够提升物质消化率、优化饲喂效果,在日增重、料比等方面实现量化提升,助力降本增效。江苏汉璟生物具备数字化管理与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拥有多个先进车间,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苏汉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经理查克
PIC®中国合资公司总经理张帅介绍了 “PIC®中国养猪成本管控策略及效益分析”。PIC作为国际育种公司,通过遗传改良、饲料成本管控、AI系统应用及人员素质提升,帮助客户实现养猪成本管控与效益增长。在遗传改良方面,公司推出指数概念,深入挖掘动物经济潜力,康贝尔母猪等产品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在饲料管控方面,通过调整饲喂程序与预算,降低成本;在AI系统应用方面,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在人员管理方面,通过五级分化提升员工能力。此外,PIC布局全产业链,进一步降低整体成本。

PIC@中国合资公司总经理张帅
下午会议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高勤学主持,多位专家继续分享AI养猪的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高勤学
合肥拉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韩华博士分享了 “AI赋能养殖:开启智能养猪新征程”。韩博士从养殖者、厂长、总经理和全员四个视角出发,介绍了AI赋能养猪的两大场景:种猪场和育肥场。在种猪场,轨道机器人承担巡检、精准饲喂等任务,提升养殖效率与精准度;在育肥场,实现远程巡查、生长监测等功能。此外,公司还推出精准饲喂器、点数云平台、无针注射器等产品,大幅提升养殖效益,助力猪场智能化升级。

合肥拉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韩华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于莹介绍了 “软硬智深度赋能,构建智慧农业新生态”。农信互联历经十年发展,形成了软件、硬件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服务模式。在软件层面,打造MAS管理服务体系,涵盖行情保、猪病通等产品,贯通农牧企业前中后台;在硬件方面,推出AI云盒、盘菇仪等设备,并拥有AI算法和农业大模型 “猪小慧”。通过八大应用场景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猪场智能化管理、交易在线化,助力农牧企业降本增效,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于莹
河南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冬分享了 “牧原智能养殖实践与展望”。牧原从 1992年起步,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出栏生猪7160万头。在数字化发展历程中,从2011年上线财务ERP开始,逐步完善各业务系统。公司拥有近1000人的研发团队,30余种、230万套智能设备,推出空气过滤、精准饲喂、智能巡检等设备,构建养猪大模型,实现对猪群健康、生长的精准监测与管理,提升养殖效率与效益,积极探索产业互联新路径。

河南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冬
上海互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日富介绍了 “互牧云种公猪站数字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应上海祥欣的需求,于2019年开始打造种公猪站系统。该系统解决了公猪站生产工艺不统一、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实现从猪精液采集到销售的全流程无纸化管理,与检测等设备无缝对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产品质量可控。同时,系统具备销售结算、溯源、生产诊断等功能,打造数据孪生平台,助力企业管理与决策,目前已服务50家公猪站,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养猪领域的应用。

上海互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日富
微猪科技创始人张佳博士围绕 “人工智能时代的养猪业理论与实践” 展开分享。张佳博士引用教育部副部长的言论,指出AI不会取代人,而是需要人们学会利用这一工具。他阐述了智能体的概念,回顾了微猪科技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以微信为载体的简单养猪小工具,发展为功能复杂、拥有数千指标和报表的系统。在实践应用方面,点猪机器可降低错误率、提升效率;批次生产管理实现符合中国特色的多种批次转换,并具备数据追溯功能。系统支持微信或手机验证码登录,还接入钉钉审批,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自2016年起,微猪科技发布行业报告,开展场间对标,助力企业了解自身生产水平。张佳博士还分享了搭建和使用大模型的经验,介绍了多款可搭建或使用的工具。在自家系统中,微猪科技创新性地在图表上设置AI解读功能,点击即可获取解读,并嵌入年报数据,实现精准服务。即便不使用其系统,借助DeepSeek等工具和特定提示词,上传Excel表也能生成月报分析。此外,AI还可用于获取行业信息、猪价趋势等。张佳博士强调,人工智能时代,养猪业既要有理论,更要注重实践,推动行业不断进步。

微猪科技创始人张佳
最后,微猪科技创始人张佳博士主持了论坛互动环节,围绕 “破解智慧养猪的落地难题”,多位行业嘉宾就智慧养猪的现状、挑战、机遇与未来趋势展开了深入讨论。
在落地难题方面,嘉宾们指出,智能设备在猪场普及面临场景复杂、硬件稳定性差、成本高、数据孤岛以及产品与场景不贴合等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虽然智慧养殖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面临师资和场地不足的问题,但已成为重要任务。
谈及机遇,智慧养猪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均具有巨大潜力,中国有望借助数字化在农牧领域实现变道超车。在技术应用方面,软硬质一体化能满足不同阶段和规模的产业主体需求,养殖机器人领域发展迅速,如无针注射结合机械臂的打针机器人、满足不同场景的多种类型机器人未来可能得到广泛应用,AI在营养端的应用也将推动行业发展。
论坛中,现场观众就智能设备在潮湿环境下的损坏率、数据模型来源等问题提问,嘉宾们进行了详细解答。针对数据安全问题,企业通过签订保密协议、技术升级、第三方存储、权限设定等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围绕小养殖场10万元预算的设备采购问题,嘉宾们分别从软件、饲料节约、生物安全等角度给出建议,强调根据自身需求,优先选择高性价比、能解决关键问题的设备。


论坛互动环节
会议最后,北斗农科融媒体市场总监何闪对参与嘉宾、参会代表表示感谢,同时感谢皮埃西(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普利信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江苏汉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合肥拉塞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安徽哈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赞助和支持。
本次大会得到了媒体界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新猪网、赛尔传媒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推广。通过直播平台,有9.6万余人次在线观看,进一步扩大了大会的影响力。
“AI养猪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大会” 的成功举办,为 AI养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对推动AI技术在养猪业的广泛应用、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AI养猪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北斗农科融媒体市场总监何闪
3月27日安徽哈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参观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