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彤 译
摘要:高龄种母鸡所产的较大的种蛋孵化时的总代谢热大于低龄种母鸡所产种蛋,在孵化期的后半阶段,较高的蛋壳温度会对入孵种蛋胚胎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孵化时要使胚胎的温度保持恒定。在保持湿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更低的孵化温度,不仅能使高龄蛋用种母鸡所产种蛋能孵出较高质量的雏鸡,也能使产蛋高峰期的蛋用种母鸡所产种蛋具有更好的孵化性能。
关键词:种母鸡;种蛋;孵化;温度
产蛋种母鸡的潜在特性不仅包括商品代的产蛋量,还包括父母代的产蛋量。在家禽育种行业对产蛋种母鸡进行长产蛋周期和基因组选育的遗传育种后,商品代和父母代的产蛋性能都得到了提高。从最近的生产记录可以发现,低龄产蛋种母鸡的产蛋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一直保持到产蛋期的结束(图1)。因此,为响应产蛋种母鸡的遗传改良,孵化场有必要对高龄蛋用种母鸡所产的种蛋进行孵化管理。
如果高龄种母鸡所产的较大的种蛋仍有很高的受精率,在孵化时预计它的总代谢热将大于低龄种母鸡所产种蛋的。此外,更大的种蛋会阻碍空气在孵化器中的流动。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入孵种蛋几乎不产生代谢热,但从孵化期的后半阶段开始,随着胚胎生长的加快,入孵种蛋会快速加大代谢热的产生。因此,在孵化期的后半阶段,与由低龄种母鸡所产的小个种蛋相比,高龄种母鸡所产的仍有较高受精率的较大的种蛋需要采用较低的孵化温度。
胚胎的温度与孵化器中的空气温度完全不同,特别是在孵化期的后半阶段,此时入孵种蛋会产生更高的代谢热。雏鸡质量与胚胎所处的温度密切相关。在相同的孵化条件下,胚胎的温度可能因种鸡的年龄、受精率、蛋重和蛋壳厚度的不同而不同。换言之,无论这些因素如何变化,重要的是在孵化时要使胚胎的温度保持恒定。
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鸟类的蛋含有其后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这就是种蛋所含营养物质的数量和胚胎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会导致种蛋孵化率和出壳幼鸟质量出现差异的原因。
在孵化期的后半阶段,较高的蛋壳温度会对入孵种蛋胚胎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通常,在这种亚理想状态下,蛋黄和蛋清的利用会出现不平衡,从而会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和出壳雏鸡的质量。
在发育正常的情况下,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胚胎主要的能量来源,蛋白质成为胚胎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孵化后期胚胎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这会导致胚胎出现高代谢率,可供利用的氧气——卵黄脂肪酸氧化需要氧气——的数量将会小于胚胎的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胚胎可能会通过蛋白质的代谢产生所需的能量,而不是将蛋白质用于生长和发育。
蛋壳温度高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的另一个原因是孵化时间较短,这会加快胚胎的生理发育,减少蛋的内容物向胚胎提供营养物质的机会。换言之,入孵种蛋胚胎的生理学时间表和胚胎学时间表逐渐出现分化。
针对不同蛋壳温度对出壳雏鸡质量影响的研究发现,在孵化过程中,当蛋壳温度为37.78 ℃(100 ℉)左右时,出壳雏鸡会拥有最佳的质量;当蛋壳温度超过38.89 ℃(102 ℉)时,尤其在孵化期的后阶段,出壳雏鸡的质量和种蛋的孵化率会下降,且通常表现为雏鸡腹部肿胀、体长较短、飞节发红、肚脐质量差或残余物中尿酸盐多。总之,在孵化过程中,蛋壳温度过高会使雏鸡出壳时处于较差的发育状态。
在孵化过程中,入孵种蛋的失重(种蛋失水)和孵化温度曲线与雏鸡出壳时的质量高度相关。在降低高龄种母鸡所产种蛋的孵化温度曲线时,需要考虑种蛋的失重情况。在不改变孵化器的湿度设定值的情况下降低孵化温度,入孵种蛋可能会出现失重(种蛋失水)不足,因为入孵种蛋内部温度的降低可能会减少水分的蒸发。
如上文所言,肚脐质量差及腹部残留大量卵黄可能是由于胚胎温度不理想造成的,但孵化过程中种蛋的水分损失不足也会诱发类似症状。
入孵种蛋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卵黄从孵化的第17天开始被逐步吸入雏鸡的体腔,在第20天脐部将要充分愈合时残留的卵黄需要处于最佳的水平上。如果在吸收入体腔的最后阶段,残留卵黄仍有很大的数量,这将会影响脐部闭合,并且可能会提高雏鸡发生脐炎的风险。因此,在降低孵化温度时入孵种蛋的失水量超出了最佳的范围,则应相应降低湿度的设定点。
在生产实践中,从2017年6月到2020年2月,研究人员利用17个不同的种母鸡群,在商业性孵化场中采用三种孵化模式——不同的温度曲线和湿度曲线——对由不同年龄段的种母鸡所产种蛋进行孵化(图2、3和4)。
A模式为最高孵化温度模式,入孵种蛋来自22~61周龄段的种母鸡,孵化时蛋壳温度逐渐升高,在孵化第19天上升到38.89 ℃(102 ℉),并且对50周龄前的种母鸡所产种蛋进行孵化时使蛋重损失少于12%。B模式用于年龄段更宽的种母鸡所产的种蛋,孵化时蛋壳温度维持在38.33 ℃(101 ℉)~38.89 ℃(102 ℉)左右,蛋重损失介于12%~13%之间。C模式所用的孵化温度低于A模式和B模式所用的温度,孵化的种蛋为36周龄以上的种母鸡所产的种蛋,蛋壳温度接近38.33 ℃(101 ℉),蛋重损失介于12.5%~13.5%之间。
根据实际孵化条件下的随机抽样调查,用Pasgar计分法评估上述三种不同孵化模式所孵出雏鸡的质量(图5)。Pasgar计分法是一种评估鸡雏质量的直观评分方法,可在生产现场使用。通过分别测定雏鸡的生存力、卵黄残留量、腿硬度以及肚脐和喙的完整性,该方法将主观的视觉评价转化为准确且可测量的评价。
根据Pasgar评分法的评分结果,用B模式孵出的雏鸡在肚脐状况、飞节完整性和卵黄残留量等方面,从低龄种母鸡到产蛋高峰期种母鸡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鸡都具有良好的质量,而高龄种母鸡所产种孵出的雏鸡则并非如此。用C模式对产蛋高峰期种母鸡所产种蛋进行孵化,孵出的雏鸡在脐部状况、飞节完整性和卵黄残留量上与高龄种母鸡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鸡相当。
在过去的10年里,家禽遗传育种领域已经将基因组选择技术用于蛋鸡的选育,蛋用种鸡的繁殖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产蛋期末仍能保证较高水平的产蛋率。鉴于蛋鸡上的这一遗传改进,商业化孵化场在种蛋的孵化参数设置上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高龄蛋用种母鸡所产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从而防止其产生的高代谢热影响相邻入孵种蛋的胚胎发育。
最近3年,商业化孵化场的现场试验监测了入孵种蛋的失重趋势,并评估了用不同温度和不同湿度对不同年龄的父母代种母鸡所产种蛋进行孵化时所孵出的1日龄雏鸡的卵黄残留量和飞节状况。与A模式相比,B模式虽然采用了更低的孵化温度和湿度,但能使50周龄前的蛋用种母鸡所产种蛋孵化出更高质量的雏鸡。与B模式相比,C模式在保持湿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更低的孵化温度,结果是其不仅能使高龄蛋用种母鸡所产种蛋能孵出较高质量的雏鸡,而且也能使产蛋高峰期的蛋用种母鸡所产种蛋具有更好的孵化性能。
因此,为了使最新的蛋鸡品种所产种蛋能孵化出高质量的雏鸡,降低孵化期后半阶段的孵化温度,同时将入孵种蛋的失重控制在最适宜的水平上,将有助于高龄蛋用种母鸡生产出的雏鸡具有与产蛋高峰期母鸡所产雏鸡相同的高质量。